9月5日,副省長梁衛國在省政府副秘書長孫正東、省水利廳廳長紀冰等陪同下,來蚌調研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創新工作。市長白金明,市委常委、懷遠縣委書記鄭東濤,副市長胡啟望,副秘書長田洪澤,市水利局局長施永堅、副局長王緒斌陪同。
梁衛國首先來到五河縣澮南鎮黃圩片園豐米業水稻種植基地,眼前萬畝水稻長勢喜人。今年5月,公司與縣水利局、澮南鎮政府簽訂工程托管協議,園豐米業以灌區為單元,配備管理人員進行泵站的開機抽水、閘門啟閉、非灌溉季節的保養看管,提高了工程的效率。梁衛國指出,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田水利工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作為水利建設的末級渠系工程,長期以來小型農田水利建管脫節的現狀,直接影響著工程的效益發揮。土地流轉之后,五河縣嘗試將工程的經營管護使用權流轉,將涉農項目向土地流轉片和大戶傾斜,發揮了工程效益。
在懷遠縣古城鄉水海村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片,項目實施三年來,原本偏僻的村莊變身為熱鬧的葡萄觀光采摘的生態園。梁衛國強調,要進一步創新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和運行機制,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建的好、管的住、用的久,致力于組織體系、投資體系、農業科技及服務體系創新,以少量的財政投入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。
井灌工程是皖北平原地區主要的水利灌溉工程。梁衛國十分關心井灌區水利工程管護改革工作,在荊芡鄉渦南村,通過項目治理成立用水協會刷卡計量灌溉,3000畝優質沙壤土已成為村民致富的“香餑餑”。利用充沛的水源條件,發展“小麥+西瓜+蔬菜”的多季種植,每畝純收入高達六七千元?!斑@里真正做到了產權有歸屬、管理有載體、運行有機制、工程有效益。用水協會運轉機制值得在全省井灌區推廣!”梁衛國高興地說,要發展就要提出新思路、新模式,農民用水協會、受益戶共有制是近年來發展較好較快的模式,希望大家根據地區特點多做探索。
梁衛國要求,各地要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劃,通過以獎代補、提取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管護經費、財政補助、“一事一議”籌集等,多渠道籌措管護經費。在強化鄉鎮水利站、村級水管員公共指導服務功能的同時,重點培育新型管理服務組織,積極試點推進種糧大戶管理、水利合作社管理、農民用水協會、鄉鎮抗旱服務組織、水利工程物業化管理等方式,努力破解建管脫節難題,建立權責一致、利益協調、管理規范、運行穩定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機制。
在蚌期間,梁衛國還來到南水北調五河縣郜湖大溝段治理現場,實地察看了工程建設情況。(辦公室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